首次发现!国家二级掩护动物黄喉貂“亮相”沁县
大型猫科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随着长治市生态情况的改善,华北豹也频频现身。5月14日,上党晚报曾刊发报道《华北豹多次现身沁源深山林海》。其实,早在2019年12月31日,沁县林业和草原局部署在沁县牛寺乡上峪村花牛湾浊漳河西源源头的红外相机,就在雪地里捕捉到了华北豹的身影。
今年4月26日,同样是这台红外相机,又捕捉了两只黄喉貂。在这台相机中出没的另有狍子、野猪等动物。据沁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子良先容,华北豹是国家一级掩护动物,上世纪在山西曾经被大量捕杀,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山西的华北豹数量大致在1000只左右。
华北豹为大型猫科动物,体形似虎,但显着较小,因其头部的黑点小而密,背部的黑点密而较大,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款项豹”之称。“有虎豹,乡民惧”,早年人们传说沁县的西山上有豹子,但未留有影像资料,这次发现的照片十分珍贵。
黄喉貂是国家二级掩护动物,因前胸部具有显着的黄橙色喉斑而得名,巨细如小狐狸,主要栖息于种种类型的林区,巢穴多修建于树洞或石洞中,善于攀缘树木陡岩,这种动物在沁县是第一次发现。大型猫科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如果一个区域的生物圈中存在虎、豹这样的大型猫科动物,就能证明那里拥有一个完整的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处在一个康健生长的状态中。
令人颇感欣慰的是,随着长治市生态情况的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开始重返家园。沁县地处太行、太岳之间,境内无煤矿、无工业污染,生态情况良好,自然条件优越,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千泉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北方水城国家级水利风物区、二郎山、玉西岳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到达40多处,森林笼罩率到达37.3%以上。
这些优越的地理气候为野生动物栖居提供了条件。尤其是这几年鼎力大举开展情况建设,生态整体向好,吸引了大量野生动物。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天鹅在沁县的湖泊中歇脚。
苍鹭、黄嘴白鹭、黑鹳等禽类夏天就在沁县生存繁衍。(泉源:上党晚报 记者张玲)。
本文关键词:首次,发现,国家,二级,im电竞app官网,掩护,动物,黄喉貂,“
本文来源:im电竞-www.zsfgj.com